(近觀中國)12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習近平闡釋尚“合”之道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12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習近平闡釋尚“合”之道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即將在天津啟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同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海河之濱,出席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峰會。
2013年以來,習近平已12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多次闡釋中方的尚“合”之道,推動上合組織發(fā)展。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資料圖:8月22日晚,航拍海河夜景燈光秀。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因合而聚,增進團結互信
上合之“合”,離不開彼此的團結互信。
歷時20多年,上合組織已從6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發(fā)展成為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大家庭”,成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團結互信,是上合組織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密碼”,也是習近平在峰會上一再提及的關鍵詞。
梳理習近平12次在上合組織峰會的講話,“互信”一詞一以貫之。2013年首次參加上合組織峰會時,他呼吁不斷增進成員國互信。去年在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習近平建議,建設團結互信的共同家園。
從強調“堅定支持各國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到呼吁“共同反對以任何借口干涉別國內政”,再到提出要加強戰(zhàn)略溝通和協作,習近平的一系列重要主張,為成員國間進一步凝聚共識、增進互信指明了路徑。
有觀察認為,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深化團結互信是中方尚“合”之道的基礎,將有助于增強上合組織的穩(wěn)定性和堅韌性。
資料圖:天津市津南小站鎮(zhèn)會館村農田上以“上合回家 相約天津”為主題的巨型稻田畫。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因合而興,共同發(fā)展繁榮
尚“合”根本在于“合作”,成為上合組織肌體血脈。
正如習近平所言,務實合作是上海合作組織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圍繞推進成員國合作,無論是主張堅持以實現共同發(fā)展繁榮為目標,還是提出“大家一起發(fā)展才是真發(fā)展”,習近平始終強調互利共贏、共同繁榮。
開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打造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現代農業(yè)合作增長點,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fā)展戰(zhàn)略和地區(qū)合作倡議對接……近年來,多個旨在促進各國經濟融合、發(fā)展聯動、成果共享的“中國方案”加速落地,給成員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復蘇受沖擊之際,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對上合組織和全球都意義重大。正如習近平在2020年上合組織峰會上所言,歷史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
因合而新,攜手應對挑戰(zhàn)
尚“合”還在于面對挑戰(zhàn)時的擔當與共。
當前,全球治理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當口。作為人口約占世界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重要國際組織,上合組織如何回答“時代之問”,備受矚目。
以上合之“合”推動世界之“合”,是習近平的長期關注。早在2013年上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談及國際和地區(qū)形勢面臨諸多挑戰(zhàn)時明確表示,“我們必須加強合作,聯合自強”。
此后在上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多次就攜手應對風險挑戰(zhàn)提出“中國主張”:要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要共同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去年,上合組織峰會發(fā)表阿斯塔納宣言等多個文件,發(fā)出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公正不要霸權的新時代強音。分析認為,上合組織成員國發(fā)出共同聲音,采取聯合行動,有助于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習近平所闡釋的尚“合”之道,為上合組織發(fā)展壯大、發(fā)揮作用貢獻了“中國智慧”,未來還將推動上合組織進入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為動蕩變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